疫情之后,经济列车换挡减速,虽然毕业生的数量逐年递增,但是就业环境却远不如前,进体制内成了年轻人心中的理想归宿。但是进体制内,同样面临激烈的竞争。不过对于留学生来说,进体制内的机会远远要高于大部分人。在专业对口、政策窗口、语言能力、年龄弹性和城市红利五重加持下,留学生进体制内成为了一个黄金赛道,这篇文章就来解锁5种留学生进体制内的方式。
NO1. 公务员(国考/省考)
留学生需要先通过教育部留服中心的学历认证,然后行测、申论、面试层层筛选。近五年特别卷,岗位报录比居高不下,对于特别好的岗位来说难度更是极高,但好消息是外交部、商务部、海关、税务等涉外系统每年会拿出部分计划单列给“具有海外学习经历”的考生。
报名渠道:国家公务员局、各省人事考试网
难度级别:★★★★★
NO2. 国企
不想卷考公,国企是折中解。笔试通常是“行测简化版+英语+专业知识”,面试更看重实习与项目经历,难度均低于公务员,头部国企至少要世界排名前100的硕士,注意不同国企对院校排名参考标准有所不同,例如中石油、中海油、中石化通常参看泰晤士排名。
报名渠道:企业官网、校招平台、第三方招聘网站
难度级别:★★★★
NO3. 人才引进
地方政府的绿色通道,落户+补贴一步到位,相对比较容易,多数岗位免笔试,面谈+考察即可。QS 前 200 是主流门槛,个别三四线城市放宽到前300,甚至“有海外硕士学历即可”。
报名渠道:各市区政府官网、人社公众号
难度级别:★★★
NO4. 事业编
事业编被称为公务员平替,不像公务员那样好的岗位报录比高的吓人,事业编在教育、医疗、科研、文化系统都有大量优质岗位。统考类难度较大,需参加职业能力测试、公共基础知识,难度约等于公务员的 70%。单招类难度较低,由单位命题,考情灵活,常有博士免笔试的政策。学历要求普遍为硕士起步,有留服认证即可,不卡排名。
报名渠道:省/市人社局官网、单位官网
难度级别:★★★
NO5.高校
编制+寒暑假+科研经费,是高校岗最诱人的三重礼包。岗位分三类,分别是专任教师、辅导员、行政/实验技术。专任教师一般要求博士,对于辅导员/行政岗位一般要求党员和学生干部经历。流程需要先通过网投,资格审查,然后试讲/结构化面试,最后体检、公示,难度中等。
报名渠道:高校人才网、各校人事处官网
难度级别:★★★
对留学生而言,拥有海外教育背景、语言能力与国际视野,在体制内竞争中已然具备天然优势。因此,关键在于认清赛道、找准定位、把握时机。无论是考公、进国企,还是人才引进与事业编,都需要提前规划、主动出击。如果你也希望用留学身份打开一条通往体制内的绿色通道,不妨从现在开始,为自己的上岸之路准备起来吧!